欢迎来到进口食品商务网!

马来西亚的营养过渡:改善健康状况的主要驱动力和建议

2020-07-27 17:20 来源:中国进口商网

  背景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1980年至2014年间马来西亚营养转型的多维现象,以期为一个更健康的国家制定未来政策。


  方法

  食品和健康数据通过食品资产负债表,马来西亚成人营养调查(MANS)和国家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进行逐年审查。使用准历史方法观察到了粮食供应变化和饮食趋势以及与饮食有关的疾病和危险因素与人口和社会经济转变同时发生的相互作用。


  结果

  在本报告所述期间,马来西亚变得更加富裕,城市化和现代化。马来西亚人口的能源供应始终超过平均卡路里需求至少30%。饮食趋势有明显变化的迹象,特别是小麦(+ 56.5%),大米(-23.7%),糖和甜味剂(+ 23.9%),肉类(+ 49.3%),鱼和海鲜(+ 38.7)的供应%)和鸡蛋(+ 55.7%)。植物/动物蛋白质的比例随时间降低。尽管采取了各种政策来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但其迅速增加,甚至高达170%。


  结论

  这项研究强调了决策者重新审视其政策和战略,并与所有相关利益攸关方一起制定可持续,全面和多方面行动的重要性,以确保为其人口创造有利,健康和营养的粮食系统和环境。


  背景

  流行病学转变,尤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迅速向非传染性疾病(NCD)比率高得多的转变,已经控制了过去半个世纪或更长时间以来高收入国家人口的健康状况。在世界许多地区,饮食,活动水平和身体组成的同步变化似乎也在加速[47]。自1957年获得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其人口和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马来西亚经济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带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工作方式变化。全球化导致现有结构的变化,这主要是通过改善对劳动力,收入和整体繁荣的吸收来使国内经济更接近国际经济[55]。对饮食结构的预期影响之一与食品工业的全球化有关。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于食品加工和零售,并通过全球食品广告和本地促销,消费方式从传统的当地主食转向高度加工的,通常是进口的食品[18]。

  近几十年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观察到饮食趋势的快速变化过程以及肥胖危机的加剧[46]。波普金[45]将这些变化称为“营养过渡”。总的来说,这种转变是指从传统的饮食方式向更加“西方化”的饮食方式或全球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工业化的转变。这些变化是相继发生的,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减少饥荒,退化性疾病和行为改变。在这种营养转变之前,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从高生育率和低预期寿命的人口到较低的生育率和较长的预期寿命;从流行病的高发,传染病的发生,卫生条件差,周期性的饥荒和营养不良,到流行为慢性病和过度消费的国家[44]。

  营养过渡对马来西亚来说并不新鲜。Noor [41]报告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饮食习惯和相关健康结果的变化。政策制定者首先认识到人口在1990年代开始超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来西亚国家营养行动计划》(NPANM I)(1996年至2000年)概述了战略。随后的NPANM II(2006–2015)和NPANM III(2016–2025)认识到预防和控制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必要性。2014年,马来西亚首次被誉为亚洲最胖的国家[40)并继续保持自此以来的记录,这些策略迫使人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了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以改善健康状况,必须了解该国营养转变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并评估该国目前正处于转变的哪个阶段。与影响食品供应,饮食和行为的相关政策一起研究营养过渡至关重要。

  本文着眼于过去30至40年间马来西亚发生的营养转变,并着重说明了影响趋势的一些重要区别特征。我们选择采用准历史的方法,使用来自多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以大致的时间顺序显示食物供应和饮食趋势的变化如何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相互作用。为了了解人口统计和流行病学转变,数据取自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通过对食物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来评估食物供应量和饮食趋势的变化。健康数据来自马来西亚成人营养调查(MANS)和国家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

  据作者所知,本文是马来西亚第一篇评估马来西亚食品和营养状况随时间变化的政策含义。


  方法

  为了评估马来西亚营养转型的多维现象,于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进行了文献检索,并从以下多个来源综合了数据。

  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数据

  国家统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来自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在其开放数据门户网站上上传的官方电子表格和报告[10]。这些数据包括:(i)人口增长率,(ii)生育率,(iii)死亡率和死亡原因,(iv)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v)婴儿死亡率,(vi)平均预期寿命,( vii)老年人抚养比,(viii)GDP指数,(ix)家庭收入,(x)宽带普及率,以及(xi)车辆拥有率。

  食品和健康数据

  为了评估马来西亚的营养过渡,从三个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来源收集了数据,即食物平衡表(FBS),马来西亚成人营养调查(MANS)和国家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


  食品资产负债表(FBS)– 1980年至2013年

  从FAOSTAT下载的食品资产负债表(FBS)用于评估1980年至2013年这34年间的可用粮食量(以kCal /人均/天计)[13]。为了评估过去三十年的粮食供应趋势,将这些年分为亚组,每组的范围为5年(即1980–198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 2005–2009和2010–2013)。马来西亚人口可用的总能源(千卡/人均/天)估计为动植物来源提供的能源之和。粮农组织对蔬菜产品的定义包括以下内容:谷类,淀粉根,糖料作物,豆类,树坚果,植物油,蔬菜,兴奋剂,香料,糖和甜味剂,油料作物,水果,酒类和杂类;同时,动物产品包括以下内容:肉,动物脂肪,鸡蛋,牛奶(不包括黄油),鱼和海鲜,水产品和内脏[12]。

  在2003年之前,马来西亚进行了首次马来西亚成人营养调查(MANS),FBS分析是估计食物供应量的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数据易于访问并且可以在线获得。FBS可能有助于显示食物供应的基本趋势,但对于评估人群的实际饮食摄入量却无济于事。与单独的饮食调查相比,FBS高估了食物消耗和营养摄入,因为FBS的计算项目不包括再利用和存量变化(国民账户预算);它们代表了人均可用的食物总量,但显然不是必须消耗的食物。尽管这种方法固有的不准确性,但是食物的供应方式仍然是食物消费的重要指标。


  马来西亚成人营养调查(MANS)-2003年和2014年

  在马来西亚,2003年首次收集了全国的饮食摄入量数据,然后在2014年随后进行了收集。MANS是一项针对7000多个受试者进行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多阶段分层抽样设计用于选择年龄在18至59岁的马来西亚成年人口的代表性样本。有关食物消费的数据来自“食物频率调查表”(FFQ),其中包含常用的食物和饮料,以及2天24小时饮食回想。从它的官方网站[获得公共卫生研究所公布了2003 MANS和2014年初步数据分析报告23,24,25,26,27,29,30,31]。提取有关食物消费方式的信息,以便与FBS数据进行比较。然后,提取有关每种体重状态类别患病率的信息,并将其制成表格以进行期间比较。

  可靠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个人饮食调查对于更好地了解食物消费模式与饮食相关疾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是,无法比较养分摄入量,因为两个MANS均表明,成年人的能量摄入量太低,以至于它们至少不能满足马来西亚RNI的80%。随着报告的能量摄入减少,许多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预计会减少。报告中指出,在饮食召回,食品成分数据库受限以及数据管理和分析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期间,报告不足的比例很高。在仔细考虑了漏报的普遍性之后,


  国民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I(1986)至V(2015)

  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是一项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涉及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马来西亚人口。它始于1986年,是一个监测马来西亚人口健康的平台。自2011年以来,每隔十年就将NHMS的间隔从每10年减少到4年,从2011年开始每年收集数据。自2011年以来,NHMS的主要重点是医疗保健需求,非传染性疾病和NCD的危险因素。为NHMS III(2006),IV NHMS(2011)和NHMS v主要数据分析报告(2015),从公共卫生[研究所下载20,28,32]。NHMS I(1986)和II(1996)的主要数据分析报告尚未公开。因此,在2011年的健康促进会议上,提到了马来西亚卫生部(MoH)健康促进司司长AJ Ahmad先生的PowerPoint演讲[2]。然后提取有关每种体重状态类别和NCD患病率的信息,并将其制成表格以进行期间比较。


  实证结果

  过渡人口统计(DoSM)

  34年期间的官方统计数据表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预期寿命则有所增加。在1991-2000年期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在2000-2010年期间下降到1.8%。人口预测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到2040年,估计增长率将下降至0.8%,人口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0.05%。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反映出生育率下降(从1960年的每名妇女出生6.19例到2015年的2.0例)。同时,马来西亚的年死亡率下降了(从1966年的每千人8.17下降到2015年的每千人4.98)并增加了预期寿命。2016年,女性和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7.2岁和72.6岁,而65岁则为65。1970年男女分别为5和61.6。结果,马来西亚人口正在老龄化。预计老年人抚养比将增加,从7.4(2010年)增加到21.7(2040年)将近三倍。

  马来西亚正在经历一种流行病学转变,其死亡原因已从传染性疾病转变为非传染性疾病。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显示,马来西亚现在大多数死亡是由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循环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编码人员都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代码[61],因此死亡率数据的全面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DoSM)

  在过去的30至40年中,马来西亚经济及其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自1970年代以来,人均GDP急剧增长,在1970-2015年期间实现了6.8%的年均GDP增长率(图1)。)。随着收入的迅速提高,人们有望提高生活水平。在此期间,城市化和人口现代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60年,大约27%的马来西亚人口是城市人口,而73%是农村人口,到2015年这种情况完全扭转了(75%的城市人口)。马来西亚正在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过渡到以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2014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5%。虽然经济已从最初对能源密集型劳动力的依赖转变为1987-2014年, 2014年,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初级产品部门仍占GDP的20%,制造业占23%。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马来西亚人口的家庭收入迅速增长。1990年代,家庭平均收入的年增长率约为11%,而自2000年代到2014年,则为9%。在此期间,人口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和数字化。宽带普及率从2004年的1.0%上升到2015年的72.2%。所有类型的车辆拥有量也有所增加,2014年马来西亚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高达83.9%。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马来西亚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消费在购物中心有闲暇时间,用于美食,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这种习惯助长了购物中心的兴起,从1980年代末的大约100个购物中心发展到2015年的360个购物中心[53],到2019年底将关闭700个购物中心[33]。


  能量和营养供应趋势的变化(FBS评论)

  能源供应

  在回顾的34年期间(1980-2013年),马来西亚人口的总能源供应(kCal /人均/天)一直超过平均每日需求。根据男女的平均每日需求量分别为1500kCal和2000kCal [38],女性的可用量超过75–93%,男性的可用量超过30–45%。人均总能源供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仅略微增加了5%(表1)。)。但是,在不同的食物类别中,有相当明显的变化趋势的迹象,特别是小麦,大米,糖和甜味剂,家禽,鱼和海鲜,牛奶和鸡蛋所提供的卡路里比例。尽管观察到了周期之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外部因素,例如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或季节性),但小麦,糖和甜味剂,家禽,鱼,海鲜和鸡蛋所提供的能源的长期趋势是上升,而小麦,糖和甜味剂的能源的长期趋势是下降。米饭和牛奶。大米提供的人均能源量下降了23.7%,而小麦提供的人均能量上升了56.5%(表1)。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糖和甜味剂中的有效卡路里增加了23.9%(表1)。),从21茶匙到26.1茶匙。人均每天。动物产品的热量也增加了(家禽增加了230.7%;鱼类和海鲜增加了38.7%;鸡蛋增加了55.7%)。唯一的例外是牛奶,牛奶减少了30%(表1)。

 

  在过去的几年中,报告的水果供应量下降,蔬菜供应量增加了两倍(表1)。)。假设每份水果和蔬菜为80克,那么将其作为水果和蔬菜的总供应量相加,人均份量从每天2.7份增加到3.9份。值得注意的是,FBS并未捕获自产的水果和蔬菜,因此,水果和蔬菜总供应量可能不足,特别是在该国1980年代城市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该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不再能够种植果树和蔬菜来维持生计。因此,观察到的水果供应量下降可能更陡峭,蔬菜的增加不如在FBS评论中观察到的明显。


  蛋白质供应

  总体而言,在1980年至2013年期间,人均蛋白质供应量增长了33.8%(表2)。最初,植物来源的蛋白质胜过动物蛋白质(32.2 v的27.8公斤/人均/天)。但是到1990年,人均基于动物蛋白的供应量已经超过了植物蛋白。与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相比,基于动物的蛋白质的供应量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在回顾期内,可从动物产品中获得的总蛋白质增加了59.1%(图2),而植物蛋白质增加了11.9%(表2)。大米一直是马来西亚人的主要主食,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是饮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图2)。)。从那以后,鱼继水稻之后成为了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可用量趋势表明,家禽供应量正在迅速增加,并预计很快就会超过稻米(图2)。除稻米外,小麦(一种植物蛋白的替代来源)的供应在过去三十年中也逐渐增加(图2)。尽管鱼类仍然是动物蛋白供应的最大贡献者,但近年来禽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图2)。)。家禽在2010–2013年间成为第二大动物蛋白贡献者,从1980–1984年的13.4%增长到2010–2013年的29.0%,增长了两倍。同时,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从18.8%下降到9.9%。红肉作为一种较不受欢迎的动物蛋白来源,其边际增加幅度很小(图2)。在该列表的底部是豆类,豆类和豆类蔬菜,其蛋白质含量在本报告所述期间微不足道(图2)。

  

脂肪供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的脂肪供应一直保持稳定,人均可用量仅略有增加(从人均每天84.9克增加到88.8克)。在1980年代,可利用的总脂肪中大约70%来自植物(58.5克/人/天),其余(26.3克/人/天)来自动物性食品。到2014年,这一平衡已略有增加,而动物脂肪的比例更高(37%),但大部分(63%)的脂肪来自植物产品(表2)。

  饮食习惯模式(MANS 2003和2014)

  两项调查均显示,最广泛消费的食物(按每日消费频率)是白米和食糖。在2003年至2014年的MANS期间,大米和食用糖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被面包,小麦和大米基面条以及加糖的“炼乳”的增加所抵消。与农村人口相比,城市中稻米的流行率和每日食用频率的减少更为显着。与2003年相比,2014年鸡肉和鸡蛋的消费频率和流行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城市人口中。尽管鱼类仍然是消费最广泛的动物蛋白,但其日常消费频率却有所下降。两项调查均发现,尽管蔬菜(<40%)和水果(<7.5%)的日常食用频率远低于预期,但蔬菜比水果更常被广泛食用。从2003年到2014年,蔬菜出现了微弱的增长趋势,而水果则有所下降。

  《 MANS 2014》报道32%的成年人每天食用四顿大餐;通常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以及深夜晚餐。但是,MANS 2003中尚未评估或报告膳食模式,因此无法评论两个数据集之间的消费模式行为的任何变化。两项调查均表明,马来西亚人并未广泛消费牛奶和乳制品。在MANS报告在时间上观察到的趋势是那些从FBS审查和文献报道的其他地方是一致的[39,42]。

  选定的非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率(NHMS IV和MANS 2003和2014)

  从1996年到2014年,马来西亚超重成年人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表3)。从2011年到2015年,该比例保持稳定在30%左右,但仍占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肥胖的患病率也呈现出类似的上升趋势,在30年的时间里,成年人口的患病率从4.4%惊人地增加到30.6%(表3)。表3中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因为在不同的研究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肥胖临界值。自2011年以来,NHMS采用了CPG 2004分类。这是基于WHO [60]的建议,即CPG标准适用于亚洲人,因为他们的BMI较低时往往具有较高的腹部脂肪[60]],这会导致肥胖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对于肥胖症,降低BMI阈值水平的使用可能会改变患病率,但在相应的NHMS报告中并未对此进行正式讨论。使用新的分类,2015年约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表3)。另一方面,在NHMS 2015中,18岁以上成年人的体重不足发生率从之前在NHMS 1996中报告的25.2%下降到6.2%。由于使用的BMI临界点,这是否是异常现象尚不明显。 ,或者这反映了马来西亚人身材的增加。

  

  多年来对NHMS报告的评估强调指出,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96年的8.3%增加到2015年的二十年后的22.5%(增加170%)(表4)。连续性NHMS的数据显示,从1986年至2006年,高血压患病率迅速翻了一番(超过200%),并且自2006年以来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约占30岁以上成年人的40%(表4)。与其他NCD的发生率一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很高且呈上升趋势(表4)。大约一半的成年人口有高胆固醇。3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患病率从1996年的11.7%增加到2015年的56.8%,增长了四倍以上(表4)。

  

  结果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中的流行病学转变以及饥荒的营养转变到退化性疾病的流行增加有关[44]。这也可能暗示了马来西亚人对健康检查的认识不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未诊断的NCD病例数增加(表5)。在马来西亚,超过一半的18岁以上患有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成年人只有在进行NHMS抽样检查之前才知道自己的病情。尽管未确诊的高血压患病率很高,但2006年至2015年之间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讨论区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马来西亚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在回顾的34年中发生的人口和流行病学转变具有在其他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发生的转变的标志。当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将会改变。肥胖症和相关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在马来西亚人中持续上升,经常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某些非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率(NHMS IV和MANS 2003和2014))。与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马来西亚的糖尿病患病率高出三倍[62]。虽然超重的患病率与[62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肥胖症在马来西亚的流行率约为2.5倍[64]。与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高胆固醇血症在马来西亚的患病率也高出约50%[63]。自2014年以来,马来西亚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肥胖的国家,位居榜首[40]。

  讨论的下一部分将探讨马来西亚营养过渡的根本原因。它分为三个主要领域:食品环境;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政府政策,包括税收和补贴。在检查了基本因素之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变更的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马来西亚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结果。


  食物环境

  丰富的食物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过渡人口统计学(DoSM))与GDP的强劲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与过渡(DoSM))相结合,增加了更多廉价粮食的获取和可获得性,也称为“扩张”营养过渡阶段[34]。在本报告所述期间,存在大量的卡路里,这表明马来西亚已经处于过渡扩张阶段超过35年。在2010年至2013年之间,马来西亚平均男女的卡路里摄入量比所需的多了93%和45%(能源和营养供应趋势的变化(FBS评论))。Vandevijvere等。[54]警告说,大约80%的被调查国家/地区的肥胖病流行是由大量的食物所推动的,因为人们发现,人均食物能量的增加造成了过剩,仅此一项就可以解释平均体重的增加重量。只有遭受饥荒,自然灾害或内战打击的国家没有遵循这一趋势[54]。马来西亚肥胖症的流行和人均食物能源供应的持续过剩与Vandevijvere等人的发现一致。[54]。

  食用食物种类的变化

  在本报告所述期间,马来西亚进入了营养过渡的“替代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食物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而总体能源供应却没有重大变化[34]。食品类别的变化通常被描述为精制碳水化合物,添加的甜味剂,食用油和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增加,以及豆类,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减少[47]。由于文化,信仰和宗教传统的差异,这一过渡可能会因国家而异[34]。

  在马来西亚,有几个原因使鸡肉和鱼类比红肉更受青睐,不仅有价格原因,而且还有所有种族的便利性,多功能性,现成的可用性和可接受性。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分别禁止食用的猪肉和牛肉等红肉相比,所有人口都接受鱼,海鲜和鸡肉。在一些佛教信仰中避免牛肉的中国人中,这也是一种规范。马来西亚的气候和地形(无草原)不适合饲养牛肉或奶牛。用于肉和蛋生产的家禽养殖规模很大,使得鸡肉和蛋的价格非常诱人。在鱼类消费方面,马来西亚是一个岛国,因此,鱼类是动物蛋白的传统形式是有道理的。当地捕捞或养殖的鱼价格便宜且丰富。

  现代健康饮食建议主张食用瘦白肉(鸡肉)而不是红肉,后者被认为含有较高浓度的饱和脂肪。尽管这可能是60到70年前的情况,但现代鸡生长迅速且集约化饲养,其营养成分与其祖先非常不同。它们从脂肪中提供的能量比蛋白质多,脂肪含量是1940年的两倍多,卡路里增加了三分之一,蛋白质减少了三分之一[57]。烹饪方法也对食用肉类的营养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炸鸡比煮或蒸鸡好吃,是最受欢迎的小吃和餐点。不仅油炸的鸡肉,马来西亚人最喜欢的鱼类烹饪方式都是油炸[4]。在煎炸过程中,鱼会吸收一些油,从而增加其卡路里含量并改变其所含脂肪的种类,其中有益脂肪酸的含量尤其受到不利影响。

  另一种趋势也转变国家常见的是在小麦消费。马来西亚也以消耗大米为代价消耗更多的小麦。重要的是要注意,小麦通常以高度加工的面粉形式食用,而大米在食用前通常经过抛光,煮沸或蒸煮。进口和精制不同品种的小麦,以生产面条,蛋糕,饼干,饼干,bun头和面包-所有这些都是起方便食品作用的商品。直言不讳:一碗米饭比马来西亚任何一种以小麦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少,“增值”少。以小麦为基础的食品也以热量更高但营养较少的方式食用。例如,无处不在的早餐食品“ Roti Canai”或马来西亚面包是用精制小麦粉制成的,该面团经过反复揉,压,涂油,并在打样和在更多的油中油炸之前先折叠。另外,没有人造黄油的传播,白色吐司面包是不完整的。偶然地或不偶然地,与NCD的发展有关的部分氢化的油是上述小麦基产品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成分。马来西亚并未禁止这种反式脂肪的工业来源,这与大多数高收入国家不同,后者已听取了WHO的呼吁,要求在2023年前在我们的饮食中消除这种脂肪。

  而在发展中国家发现牛奶摄入量的增加,相对的保持在马来西亚真。人均牛奶供应从每天三分之二减少到每天半杯。类似于养牛,奶牛养殖同样不适合马来西亚的气候,因此没有生产或消费牛奶的文化。尽管有一些本地生产的新鲜牛奶,但大多数牛奶和乳制品都是由进口奶粉制成的,因此并非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51]。另外,在马来西亚成年人乳糖不耐症的速率在80%以上[极高6,16],因此大多数成年人都选择避免食用牛奶和奶制品。马来西亚成年人倾向于用甜味的“炼乳”代替茶和咖啡等饮料中的牛奶,这种“炼乳”在味觉,胃和口袋上较容易,但对健康却不利。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点,在马来西亚广泛使用的无处不在的甜味“炼乳”实际上是由棕榈油衍生物制成的非乳制奶精。乳制版的炼乳鲜为人知,通常是进口的,以迎合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FBS强调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糖和甜味剂的供应过剩并且持续增长(能源和营养供应趋势的变化(FBS评论))。尽管建议的每日糖的每日上限不超过9或6茶匙(男人和女人),但1980年代的可用量相当于每人每天21茶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糖和甜味剂的供应一直在增加,这与非传染性疾病和肥胖症的患病率增加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

  与Popkin(2015)的调查结果一致,上述在马来西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现代零售文化的发展,影响体育活动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技术变化,大众传媒的获取,城市化以及现代食品系统对所有社会的渗透。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在1960年代主要为农村的国家(72%)到2014年完全扭转了这种局面,随之带来了生活方式,行为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很难将各个因素分解开来,因为一个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他们在一起属于城市化的旗帜。它们对人群的饮食行为和健康结局具有重大影响。


  久坐的城市生活

  现在,超过四分之三的马来西亚人生活在城市或城市郊区。他们通过快速公路,高速互联网相连,并可以使用旨在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技术。在工作和上班途中消耗的精力更少;人们拥有久坐的职业,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走步往往会减少。即使多年来的能量摄入保持不变,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逐渐的新陈代谢老化会导致基础能量需求的减少和能量消耗的减少,也会带来能量过剩,从而在相当可观的范围内逐渐但持续的体重增加一段的时间。


  外出吃饭

  主要由于工作投入而改变的生活方式促使外出就餐的人数增加以及对方便食品的需求。根据《马来西亚食品晴雨表》,超过64%的马来西亚人每天在家外至少吃一顿饭。在剩余的36%在家中用餐的人中,12.5%的人至少有一顿来自外界的餐食[48]。传统上,食物是由母亲准备的家常菜肴。由于越来越多的“双收入”家庭,外出就餐在马来西亚越来越普遍。审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深夜吃了第四顿重餐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全天候餐饮已成为马来西亚文化的固有特征,以致政府不得不撤回一项提案,以禁止餐馆在面临社区强烈反对后24小时营业[17]。

  马来西亚众多的餐馆使得外出就餐成为一个简单的选择。消费者确实可以选择自制的车费,例如“ nasi kandar”或“ nasi campur”摊位,这些摊位提供丰富的当地美食-蔬菜,鱼,鸡肉和各种咖喱-配以无限量的米饭。这些餐馆确实提供健康和不健康的选择。留给消费者做出选择并选择合适的消费量。除了“健康”的选择外,还有大量的小贩摊位,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了多种食物选择。通常,这些食物往往油炸,高盐,高糖且缺乏营养。在过去的五年中,便利店中“即食”的供应迅速增加。


  时尚饮食文化

  在所有城镇中建立的购物商场为食品和文化的全球化做出了贡献,而食品和文化的全球化通过在马来西亚各个大小城镇中的广泛存在而在当地社区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灌输。供应潮流食品的商店正迅速成为不断发展的城市饮食文化的典型组成部分。在这些商店前面排起长队,不能错过。亚洲和马来西亚的最新趋势是食用“泡泡茶”,一种高热量的甜味茶味饮料和耐嚼的木薯球。马来西亚的咖啡文化也在增加。流行的咖啡店是知名的全球性品牌,此外还有独立的本地企业,这些企业提供大量的加糖牛奶饮料以及蛋糕和糕点。自助亭连锁店将果汁和冰沙饮料视为健康食品,并提供一系列所谓的好处,例如“增强免疫力”和“清洁”。所有产品都大量出售,就泡沫总茶而言,其中的某些产品与气泡茶和咖啡一样,更像是一顿饭而不是饮料。例如,在某著名零售商的网页上进行搜索后发现,他们出售的一种流行产品为蛋白质饮料,可提供588.5卡路里的热量。单份“泡茶”包含299卡路里和38克糖[在其中一家知名零售商的网页上进行的搜索发现,他们销售的一种流行产品为蛋白质饮料,可提供588.5卡路里的热量。单份“泡茶”包含299卡路里和38克糖[在其中一家知名零售商的网页上进行的搜索发现,他们销售的一种流行产品为蛋白质饮料,可提供588.5卡路里的热量。单份“泡茶”包含299卡路里和38克糖。


  互联网时代

  现在,大多数马来西亚人(2015年为75%)可以访问互联网。尽管该服务具有许多积极的属性–获得信息是其中之一–但在食物获取和供应方面也具有消极的属性。改进的互联网访问使得可以在线订购食品(每天24公顷),并可以通过家庭订购。这进一步降低了在寻找下一餐或零食时消耗能量的必要性。尽管政府缺乏官方统计数据,但据其他地方报道,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中有80%的人平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约2.8小时[36]]。Instagram与朋友分享潮流食品的时代意味着外出就餐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消遣和嗜好。它赋予个人对朋友和同伴的荣誉和吹牛的权利。外出就餐,特别是在最近的潮流地方,就餐是一种理想,被视为成功的一种形式。


  政府政策

  马来西亚的流行病学转变反映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体与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益增加之间的相似之处。政府意识到这种情况,从1996年开始执行国家行动计划,以遏制这种情况。

  营养行动计划和政策以改善健康

  自1990年代初以来,政府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协调各机构之间在该国进行的营养干预计划[52]。第一个蓝图是《马来西亚国家营养行动计划》(NPANM I)(1996年至2000年)。该计划主要针对营养不良。同时,首次认识到超重问题,NPANM I概述了控制人群不健康体重增加的策略。不幸的是,不仅这些策略没有产生任何影响,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上升了60在实施NPANM I期间分别为177%和177%。同时,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直到随后的NPANM II(2006–2015)和NPANM III(2016–2025)才认识到预防和控制与饮食相关的NCD的必要性。根据最新的NHMS,

  重要的是要理解为什么这些国家行动计划无效。可能的促成因素之一是,多年来促进健康饮食和积极生活的策略采用了下游营销方法。所有这些政策都忽略了大量廉价,容易获得的卡路里的上游因素可能引起问题的事实。决策者们希望采取一种trick流式的方法,即广告和讲义,恳求人们少吃点东西,多做运动,这将被广大民众全情投入。同时,人们正在拥抱城市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在生活丰富的状态下改变或控制其行为是很难实现的。11]。但是,要想成功,此方法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以使人们做出健康的选择。


  补贴和税收

  在卫生部制定旨在改善健康结果的政策的同时,政府其他部门也提供了一系列补贴和激励措施,以确保“人人享有廉价食品”。政府每年用于补贴基本必需品的支出至少为20亿林吉特(4.5亿美元)[35]。该分配包括农业补贴,特别是大米生产激励措施,而部分分配也用于消费者补贴。补贴的四个消费项目是糖,面粉,大米和食用油,它们都是能量密集,营养不良的食物。这项补贴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产品的人均供应量增加和过剩。出台了补贴这些营养不良,能量密集的食品的政策,加剧了过量卡路里的大量摄入。不断增加补贴以增加这些食物的获取和供应是矛盾的。


  前进的道路

  最容易获得,负担得起和方便的食物是人们饮食的主要决定因素[14]。根据这项审查,大多数马来西亚人口未能食用足够量的水果和蔬菜(能源和营养供应趋势的变化(FBS评论))。这不足为奇,因为当地供应永远不足以支持建议的每人每天至少5份食物的摄入量。马来西亚的水果和蔬菜行业通常被忽略。农业发展的重点是水稻和商品作物油棕,橡胶,可可和最近的榴莲[的8,9]。为了增加可及性,政策制定者至少需要为当地水果和蔬菜种植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和财务支持。补贴可以在改变行为的有效性与对社会的长期金钱利益之间取得最佳平衡[15]。不应补贴上述能量密集的食物,而应补贴水果和蔬菜,以鼓励他们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水果和蔬菜消费的减少通常与健康状况不佳和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中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高微量营养素和纤维的含量,通过等机制降低血压,改善脂蛋白分布[19],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与对水果和蔬菜的补贴相结合,财政刺激措施可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营养食品的需求[14]。通过对食品工业施加压力以改善食品环境,诸如糖税之类的食品税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从2019年7月开始,财政部(MoF)对制糖/瓶装加糖饮料(即非酒精饮料,每100毫升饮料和水果中所含糖的含量超过5克)的制造商开始征收类似于墨西哥的糖税。或蔬菜汁饮料,其中每100毫升饮料中添加的糖超过12克。糖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缺乏纵向流行病学数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它是否可能在马来西亚成功。乍一看,目前的指令不太可能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未能解决真正的糖问题-罐装/瓶装饮料以外的其他来源的糖消耗。卫生部在2003年和2014年MANS的调查结果中暗示,食用糖和非乳制甜味剂不包括在拟议的糖税中。消费最频繁的饮料是在家中或在餐馆制备的饮料,添加了食糖和/或非乳制甜味剂。艾哈迈德(Ahmad)在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98.6%的成年人每天平均喝两杯这些饮料[3]。

  在马来西亚能源供应持续过剩的基础上,马来西亚食品环境的迅速变化倾斜了规模,有利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决策者大多忽视了不良饮食与从农场到架子的食物供应的政策决定因素之间的上游联系[56],以及采用多成分,多学科和多方面的方法来控制肥胖的重要性[7]。]。与过去一样,减少营养不良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责任主要在于卫生部。有必要为各部委的政策制定者制定总体愿景和共同目标,以期在支持性政策生态系统中为实现这一愿景而达成共识。除卫生部外,其他可发挥相关作用的部委包括农业部,国内贸易和消费者事务部,国际贸易和工业部,教育,财政和妇女及家庭部。应确保促进健康食品环境的不同部级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并应衡量实现这些目标的进展。财政部及其食糖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糖税的有效性将如何衡量?如果财政部的关键绩效指标仅在预算和财政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那么其对肥胖的责任又在哪里呢?如果财政部与其他政府部门更紧密地合作,糖税会更稳健吗?


  结论

  对马来西亚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进行的准历史检查表明,过去的干预措施在遏制日益增长的肥胖症和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方面一直无效。随着马来西亚迅速迈向发达经济体,人口的生活方式将继续改变。有证据表明,当地的食物供应和环境变得越来越肥胖。决策者可能必须从过去政策的事后总结中学习,重新审查其现行政策和战略,并制定可持续,全面和多方面的行动,以确保为其人口创造有利,健康和营养的粮食系统和环境。流行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坚强政治意愿和共同努力。

  


中国进口商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